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06/29/2024 | Press release | Distributed by Public on 06/29/2024 09:29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二期全国开讲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二期全国开讲
来源:文/校报 刘晓阳 图/彭椿庭 姚伟康 各地区校友会
时间:2024.06.29

6月29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二期在全国32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草木葳蕤间,思想的力量拔节而长,文明的光芒熠熠闪耀。赓续传承中,"陕公"的名字与理论的强音贯穿南北、响彻东西、联通古今。迸发出蓬勃的时代生命力。

--在北京,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主讲"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围绕不断丰富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冯俊系统讲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卷帙浩繁的国家图书馆内,回荡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理论强音。

--在雄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主题报告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以及雄安新区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三方面出发,深刻阐释了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在四川荣县,吴玉章老校长的谆谆教诲仍在耳边,红色血脉汩汩流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煜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提升"为主题,阐明了金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了精辟阐释。

--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昌盛光伏农业科技生态园内,"艺术振兴乡村"的故事正勾勒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和美蓝图;在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大礼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开讲,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在浙江,嘉兴南湖畔红船依旧,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开放发展",一场思想盛宴拉开帷幕……

2024年"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第二期(北京)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主持。

王易指出,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流淌着陕公红色血脉。以陕公为名,学校面向社会举办"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地方发展,充分展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让"陕公"的名字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人大力量。

与会嘉宾与现场听众一同观看"陕公大学堂"宣传先导片。

中国人民大学1991级哲学系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玉宏,1991级经济系校友、郑州新区税务局局长王学荣,延河联盟高校和兄弟高校校友会代表,选调生校友代表,校友行业分会和文体协会负责人,各学院校友代表,年级联系人校友代表以及师生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立的面向社会各界的理论宣讲活动。系列公益讲座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专家解读,以纵横比较的视野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讲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扎根实践的角度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变"单一讲"为"系列讲"、变"校内讲"为"各地讲"、变"平面讲"为"立体讲",致力于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各地各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开展,广泛汇聚师生校友智慧,不断加强与地方宣传文化和组织部门联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持续提升"陕公大学堂"品牌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

(河南郑州)

(内蒙古乌兰察布)

(重庆)

(西藏拉萨)

(陕西西安)

本期系列公益讲座中,学校精心策划讲座主题,校内外理论名家前往各地广泛开展宣讲,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经济学、法学、人工智能、管理学、新闻传播、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在江西、天津两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王国刚重磅开讲,分别围绕金融强国建设、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专题讲授;在河南,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作"民法典实施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主题报告;在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支晓强主讲"多学科视角的管理实践";在海南三亚,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发展银发经济"展开深入阐释;在甘肃兰州,年逾七旬的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卫平教授也奔赴理论宣讲一线,主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回顾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展望";在辽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树荫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其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应用经济学院安子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毛佳昕、经济学院刘凯等一大批青年学者,纷纷为这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注入新鲜力量。

2023年10月22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讲由21位著名理论专家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3月30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一期举办,全国28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活动累计线下覆盖观众近万人,涵盖党政机关、高校、法律界、金融界、企业界等多领域校友、党员干部和群众。《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以及各省市党报党媒、政府官方网站等纷纷报道讲座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覆盖人群广、活动热度高、学习实效深,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理论学习宣讲热潮,为不断开创更多样、更活跃、更生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注入了澎湃动能。

2024年,"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送课上门"的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增强和扩大,将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座活动,突出长期性、品牌性、公益性、广泛性特点,着力打造独树一帜的"陕公大学堂"宣讲品牌,形成具有更强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理论宣教工作标识及体系。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主要由各地校友会承办,面向校友和群众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用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带来理论学习的"大流量"。

分享
编辑:刘梦雅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