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06/29/2024 | Press release | Distributed by Public on 06/29/2024 02:13

Keynote speech at the 6th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Greater Bay Area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um (Chinese version)

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演講辭

2024年06月29日

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主題演講

陳維民,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1. 首先,我謹代表香港金融管理局,感謝大會的邀請,並對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成功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2024年恰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周年,馬上我們將迎來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趁此難得機會,我希望梳理盤點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的一些實踐成果,並按照論壇主題,談談香港可以如何依託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的契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於國家建設金融強國的發展戰略。
  2. 這些年來,受益於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大灣區經濟社會持續融合,在三地政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大灣區跨境金融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創出新亮點。歸納總結,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清晰的主題:一是深化民生金融;二是提升市場聯通。
  3. 先談深化民生金融。最近幾年,多項支持實體經濟、便利人員往來的利商便民金融項目取得不錯的進展,在金融配套方面支持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較為突出的是跨境支付領域。移動支付已成大灣區三地十分普及的支付方式。目前,香港的電子錢包已經在內地廣泛使用,用戶可以在超過3,000萬個商店、餐廳、景點、交通工具使用。2021年到2023年,香港電子錢包在內地的總交易量和總交易金額均增加超過七倍,當中大灣區佔了大部份。內地的移動支付工具也在香港廣泛應用。
  4. 今年5月,金管局和人民銀行公布擴大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跨境試點,讓香港居民通過香港手機號開立數幣錢包,並通過香港「轉數快」為數幣錢包增值,為兩地居民新增一個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選項。我們會繼續與內地緊密合作,推動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跨境試點的進程,包括推動更多商戶接受數字人民幣、安排宣傳推廣、研究錢包升級,以及探索更多的企業應用場景。
  5. 另外,為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立大灣區內地銀行帳戶的安排正穩步擴展,目前已有5家香港銀行為38萬名香港居民以見證開戶方式辦理內地開戶手續,加上與內地移動支付工具綁定,讓香港居民更方便地進行線上線下消費。
  6. 內地經濟蓬勃發展創造了許多機遇,加上粵港兩地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共通,吸引不少港人在大灣區發展事業和定居,帶動跨境住房需求。今年年初,兩地公布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內地購房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為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提供了清晰穩妥的跨境資金匯入安排。在兩地金融管理部門、銀行業界共同協力下,目前大部分香港零售銀行已開通該類跨境匯款服務,至今錄得有不少成功交易案例。
  7. 剛在昨天,金管局宣布,香港與深圳兩地徵信機構合作,成功試點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讓香港銀行取得南向傳輸的中小企內地業務相關徵信信息,向這些企業提供貸款。在這個基礎上,金管局鼓勵銀行充分利用徵信通,解決中小企跨境融資的痛點。
  8. 這些都是金融便商利民的實實在在例子。在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還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新的訴求,只要三地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業界通力合作,以企業、居民的利益和福祉為出發點,我們就肯定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9. 接下來談談市場聯通。大灣區是跨境金融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試驗場和參與者,為國家實踐高水平對外開放積累經驗。近年來,大灣區金融市場聯通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以互聯互通機制為例,由早年的深港股票通到近幾年的「 跨境理財通」,標誌着不斷深化的跨市場、跨基建、跨機構聯通。尤其是理財通在2021年順利啟動後,今年已步入2.0階段,實現了額度提升、產品擴容、銷售宣傳優化等多方面的升級。自理財通2.0今年2月底推出以來,運作至今順暢有序,市場反應良好。3-4月兩個月內,南北向新增個人投資者3.7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金額354億元。
  10. 近期金管局聯同金融業界,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了一系列業務宣講活動,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幫助投資者更全面、正確地了解理財通業務。我們還會與內地相關部門以及業界保持緊密的溝通,探索進一步優化、便利化措施,期望進一步釋放理財通的發展潛力。
  11. 各位:國家明確提出建設金融強國的任務,需要建基於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也就是六個強大: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貨幣、中央銀行、金融監管和金融人才隊伍。香港可以在這六個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12. 首先,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在多個金融領域都處於區域領先地位,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和綜合競爭力。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通過不斷完善擴充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成為聯通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節點、樞紐。未來,香港將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內其他金融中心的合作互補,強強聯合,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利用整合區內的金融資源,依託於充滿活力、動能的大灣區,服務於全國的發展大局。
  13. 在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方面,香港匯聚了大量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國內國外金融機構,以及來自全球的頂尖金融人才。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最近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許多受訪的國際金融機構都認為,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機遇,將是香港基金行業增長的首要驅動因素。可見,大灣區是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大展拳腳的首選舞台。
  14. 強大的中央銀行和強大的金融監管是確保金融穩定、維持市場秩序、推動金融發展的重要保證。多年來,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以及內地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在監控、防範跨境金融風險方面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並且協力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內地金融市場有序、高水平開放,成績有目共睹。今後,我們將繼續與內地央行和監管機構通力合作,保穩定、謀發展,促經濟、利民生。
  15. 強大的貨幣是一篇大文章。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構建強大貨幣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發展過程,與人民幣走向國際的步伐高度一致,互為補足。香港處理全球70%以上的跨境人民幣支付。內地貨物貿易跨境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的比例在近年明顯躍升,達到目前三成的新高,廣東省多年穩居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去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8.3萬億人元民幣,人民幣也在去年成為廣東跨境結算貨幣的首位。與此同時,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支付也逐年增長,在去年達到11.7萬億元,按年增長25%。
  16. 這些數據有力地說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中心的優勢,可以結合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的特點和龐大的對外貿易量,聯手推動人民幣在貿易結算、對外實體經濟活動中更廣泛應用,為人民幣提升其貿易結算貨幣功能作出貢獻。過程中,我們歡迎來自大灣區的內地企業利用香港的人民幣金融平台進行結算、支付、投融資和財資管理活動,也支持兩地銀行和金融機構用好現有的政策,加強聯動合作,引領人民幣產品和業務的多元化和規模化;並結合大灣區對外開放的優勢,在東盟、中東地區等重點新興市場共同發掘更多的人民幣使用場景。
  17. 最後,大灣區金融合作不得不提金融科技的應用以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香港是區內領先的可持續金融中心,我們積極配合國家「3060」雙碳目標,成為內地機構進行境外綠色融資的首選地。深圳市政府連續三年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綠債,是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項目的亮點,我們期待更多來自大灣區的政府機構、企業和金融機構來港進行綠色融資。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是大灣區金融科技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跳板,香港資本市場也是大灣區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境外股權或債務集資的理想平台。在監管合作的層面,三地金融管理部門在去年推出「一站式」平台,讓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進行跨境金融科技項目測試,同時讓監管機構更好地評估協調跨境監管的安排。
  18. 各位,粵港澳大灣區各項金融合作至今取得的佳績來之不易,是各方努力和協力的成果。可以預期,未來大灣區的金融將邁向更深度的融合。為了更好地配合國家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部署,需要我們繼續勇於創新,敢於嘗試,力求突破。我期待着各位專家同行在本屆論壇的真知灼見和精彩發言,並祝願論壇圓滿成功。謝謝!